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PLA样品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将7.2g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 → → → (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
[分析与结论]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②装置E的作用是 。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g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g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克,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 。
装置 |
B |
C |
D |
E |
实验前质量/g |
160 |
150 |
150 |
100 |
实验后质量/g |
163.6 |
150 |
163.2 |
100 |
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图1:仪器a的名称是 ,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2: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 (写名称)。
(3)图3: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 时,插入集气瓶中。
A~E是初中化学5种常见的化合种物质,A、B、C的物质类别不同,“﹣”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A是生产玻璃、洗涤剂和日用化学工业的原料,D是常见的氧化物。
(1)A的化学式是 ,E的物质类别是 。
(2)B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3)A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
我国能源消耗的70%来自于煤炭。每秒有100吨煤在燃烧,年消耗量超过30亿吨。如果任由煤炭资源在诸多领域利用,将对大气、河流、土地产生污染,温室效应增强。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厂中的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CO2,每年的排放量大约1600万吨,达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些CO2将不会进入大气。被封存的CO2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任务:
(1)“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 的加剧。
(2)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 。
(4)将CO2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被封存起来的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

市售的某些银首饰是银、锌合金。小庆同学取该合金样品20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该合金中锌的质量(精确到0.1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小洋同学看到妈妈在厨房拿食用碱水浸泡紫甘蓝时,紫甘蓝叶片边缘处变绿,感到很好奇。回到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加到下列等体积、等浓度的五种溶液中,紫甘蓝汁显示的颜色如表:
|
物质 |
①稀HCl |
②NaCl |
③NaHCO3 |
④Na2CO3 |
⑤NaOH |
|
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查阅资料]
|
pH |
<7 |
7 |
7.5﹣9 |
10﹣11.9 |
12﹣14 |
|
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提高认识](1)紫甘蓝汁能作酸碱指示剂;
(2)上述五种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实验探究]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老师提议在用稀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应选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但小洋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忘加了指示剂,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问题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三:NaCl,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四:NaCl,NaOH,HCl
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
[设计实验]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
方案一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石蕊溶液变红 |
猜想三成立 |
|
方案二 (写一种) |
。 |
。 |
|
|
方案三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讨论交流]上述方案三不可行,原因是 。
[拓展应用]人体胃酸过多时可用 治疗。(化学式)(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