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 2 |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
B |
除去NaCl中的Na 2SO 4 |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 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
C |
检验NaOH是否变质 |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
D |
鉴别化肥KNO 3和NH 4Cl |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密度低 | B. | 耐磨损 | C. | 导电性差 | D. | 抗氧化性强 |
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 | 大米 | B. | 鸡蛋 | C. | 番茄 | D. | 菜油 |
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1mol ),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 6.4g | B. | 3.2g | C. | 1.6g | D. | 0.8g |
在隔绝空气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
| B. | 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
| C. | 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
| D. | 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
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 B. |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
| C. | 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 D. |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