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 |
B.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
C.用水鉴别NH4NO3、Na0H、NaCl三种固体 |
D.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 |
B |
稀释浓硫酸 |
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 |
C |
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钙 |
取样品,加入适量水 |
D |
除去K2S04溶液中的K0H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Na2SO4除去NaCl中的BaCl2 |
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绒 |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
D.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稀释浓硫酸 |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
B |
鉴别氮气和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
C |
测某溶液的酸碱度 |
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D |
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 |
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 |
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内容 |
实验结论 |
|
A |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
氧气有可燃性 |
B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
二氧化碳有酸性 |
C |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D |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