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 2O 2)与二氧化硫(SO 2)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2Na 2O 2=2Na 2SO 3+O 2,2Na 2SO 3+O 2=2Na 2SO 4;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猜想1:固体成分为Na 2SO 3
猜想2:固体成分为Na 2SO 4
猜想3:
【实验探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 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 2O 2固体的质量为78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g。
【实验结论】(1)A是制取SO 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题中 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可计算出Na 2SO 3的质量为 g,Na 2SO 4的质量为 g。
【总结提升】(1)若实验前称得Na 2O 2固体的质量为m 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 2g,则m 2的取值范围是 (用含m 1的关系式表示)
(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
手机常用的电池是锂电池。小华同学对锂(Li)元素产生了兴趣,他查看了元素周期表,发现锂是金属单质,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他想了解如果把锂排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于是他去请教老师,老师让他比较锂与镁和锂与钠的金属活动性。于是他针对锂、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一:锂、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是锂>钠>镁。
猜想二:铝、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是钠>锂>镁。
猜想三:锂、镁、钠的金属活动性是钠>镁>锂。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将体积一样大的锂块和镁块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 |
锂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产生气体速率更快 |
锂 (填">"或"<")镁 |
写出锂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理论探究】小华同学认为钠和锂的金属活动性不需要实验也能判定,因为结构决定性质,他研究了钠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后认为锂 (填">"或"<")钠,理由是 。
【讨论交流】综合实验和理论探究,可以得出猜想 成立。同学们对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推出元素的化合价,知道金属元素无负价。还可以利用化合价来判定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就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已知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A(单质)+H 2O=B(化合物)+C(化合物)
请回答:A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原因是 。
氨气(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 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a仪器为 ,b仪器为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2)图1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烧瓶,形成 色的喷泉.
(3)当喷泉实验结束后,测烧瓶内溶液的pH.
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手撕一小段pH试纸,放到干净的玻璃片上.
步骤二: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步骤三: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步骤四: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取pH.
该实验步骤有几处错误? 处,请改正: .
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锌和少量的硫酸铜以及污泥,为了变废为宝,利用废水制取七水硫酸锌( ZnSO 4•7H 2O),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 .
(2)步骤②需如入过量的物质是 ,目的是 .
(3)步骤③需加入的溶液是 .
(4)步骤④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过滤.
(5)如果用ZnSO 4•7H 2O来配制100g 32.2%的硫酸锌溶液,需要 g七水硫酸锌.
根据下列所给信息回答:
(1)A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C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常见化合价是 ,与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不同微粒的是 .
(2)常温下单质为气态的是 (填化学式).
(3)在上述元素中,两元素间能形成三原子分子,此化合物常温下是一种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试推断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说明理由: .
某污水中除含有少量泥沙外,还含有Ca2+、Mg2+、Na+、Cl﹣、SO等离子,为充分利用资源,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几种离子:
(1)①②③④步骤均有一个相同的操作步骤;此操作步骤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沉淀B的化学式为 ;
(3)加入过量稀盐酸可除去的物质有 ;
(4)步骤③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