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

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 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7 B. 9 C. 10 D. 1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 / 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 / g 4
待测
28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待测"数值一定为2 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 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 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 ③是向 H C l N a 2 S O 4 混合溶液中加入 B a ( O H ) 2 溶液
D. 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