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保护金属资源 |
B.归纳物质性质 |
①有计划、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②加强金属制品的回收再利用 ③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
①汽油、洗涤剂都能溶解油污 ②铁丝、红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③氢气、一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
C.关注实验安全 |
D.鉴别常见物质 |
①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 ②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③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
①区分氯酸钾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 ②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③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入MnO 2观察现象 |
A.AB.BC.CD.D
在探究盐酸的性质时,下列实验中测得溶液pH的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
A. |
向盐酸中加水稀释 |
B. |
向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
C. |
向盐酸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
D. |
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 3) 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Fe |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 3) 2 |
C. |
滤渣中一定有Al |
D. |
滤液中一定没有Fe(NO 3) 2 |
某同学为了测定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将60g 稀盐酸分3次加入到盛有4g 该样品的烧杯中(样品中只有铁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物质质量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
2.6 |
1.2 |
0.1 |
A. |
第1次和第2次产生氢气的质量不同 |
B. |
第2次和第3次剩余固体中均有铁 |
C. |
第3次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FeCl 3 |
D. |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7.5% |
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
A |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 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B |
除去O 2中混有的H 2O |
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C |
除去KCl中混有的MnO 2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除去KNO 3溶液中混有的K 2CO 3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