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读识如图并判断,下面推理合理的是( )
①反应速率:Mg>Fe>Zn
②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③反应后溶液质量:Mg=Fe=Zn
④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Mg<Fe<Zn。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分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
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一定要在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
C.配制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