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变化,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请参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回答:

(1)分析实验现象,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  ,判断依据是  

(2)30℃时,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填“高”或“低”)。
(2)能闻到汽油气味的微观解释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下同)。
A.鞭炮 B.水果、蔬菜C.酒精D.书刊杂志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不合理的是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的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在车上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改编】用化学用语表示:
(1)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3个带两个负电荷的硫离子
(3)2个乙醇分子
(4)纯碱
(5)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阅读下列科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压缩氯气(Cl2)钢瓶。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所经之地绿色植被枯黄褪色;英法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甚至死亡,部分逃到高高的山上的士兵活了下来;战场上的武器锈迹斑斑。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
(1)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结构的的最外电子数为______,易形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材料2】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①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②漂白粉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杀菌消毒漂白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其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HClO起到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
(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使用消毒剂可以杀死微生物,但过量使用会有残留影响人体健康,若用于实验也会影响实验效果,那么实验室中可通过______除去残留的消毒剂。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A、B、C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②t2℃时4gB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g溶液,t2℃时B的溶解度是
③A固体中混有少量B,得到较纯净的A固体的方法是:
④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改编】(9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相关问题.
(1)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 O2=2Ag2S+2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化肥为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O(NH2)2②KNO3③NH4NO3④Ca(H2PO4)2
(4)农业生产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5)若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小苏打的药物治疗,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
(6)化学中为了研究物质的元素组成常常用暴力破解,即将其与氧气反应燃烧,通过生成物判断元素组成,如一种蛋白质与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二氧化氮,那么该蛋白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