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悬浮在大气中有毒气体之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产生了新的分子和原子
B.反应后生成两种新物质,两种新物质中共存在三种原子
C.参加反应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2:1
D.若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分子,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右图所示是“水”中长“铜树”的探究实验。将一根质量为80g的铝丝(用砂纸打磨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附有铜的铝丝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94g。下列对实验中质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94-80)g |
B.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
C.由于每个铝原子置换1个铜离子,所以(94-80)g是生成的铜与反应的铝的质量差 |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了(94-80)g |
常温下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酸生成CO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实验中应先加热CuO,后通入CO气体 |
C.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
D.硬质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反应后增大 |
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a管中的电极 |
B.a、b两管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 |
C.a管中的气体可以被点燃 |
D.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为70g,50℃时为84g,60℃时为90g。右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 |
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
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Z的晶体 |
D.50℃时,Y的饱和溶液和Z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含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