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氧气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 B.天然气用作燃料 |
|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D.铜用于制造导线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 选项 |
方法 |
科学原理 |
| A |
用酒精洗涤油污 |
油污能溶解在酒精中 |
| B |
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水垢与醋酸反应 |
| C |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能灭火 |
| D |
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 |
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
下列所示图象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 A.饱和Ca(OH)2溶液升温 |
| B.镁在空气中燃烧 |
| C.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过量 |
| D.等质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