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并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甲、乙各30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二所示。
①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甲和乙不反应),充分搅拌后,A烧杯中的固体 (填“全部溶解”“部分溶解”或“不溶解”)。
③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甲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甲 g。
(12分)某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甲或乙),收集氧气可用法和法。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木炭在图丁中燃烧的现象是。
(3)图戊中的现象为,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木炭燃烧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2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
(2)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其目的为。
(3)上述两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都是化合反应 ②都是氧化反应 ③生成物都是固体
④都需要点燃 ⑤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⑥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5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X=_______;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室现有5mL、10 mL、20 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使用______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_(填“<”“>”或“=”)15mL。
(8 分)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氧气,⑥金刚石,⑦澄清石灰水七种物质(填序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