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B |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
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
C |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D |
测溶液的pH |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A.AB.BC.CD.D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由分子直接构成 | B.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
C.分子、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 |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现厨房的液化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
B.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
D.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试剂应当倒回原瓶 |
B.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
C.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
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用手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 B.天然气 | C.酒精 | D.汽油 |
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了 | B.蜡烛加热熔化了 |
C.灯泡发光 | D.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