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t1 |
t2 |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
60 |
90 |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 |
表示水的电解 |
B. |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
C. |
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
D. |
④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
B |
|||
C |
|||
D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液 |
B. |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
C. | 碱溶液的 ,若测得某溶液的 ,因此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D. | 溶液中 能与酸反应,因此 溶液中的 也能与酸反应 |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合理解释的是()
A. | 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
B. | 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
C. | 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
D. | 锌粉、铁粉分别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泡速率较快,说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B. | 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
C. | 时,等质量水分别配成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D. | 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