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写出一种组合即可,填序号);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将制得的氧气通入图中,发现只有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既可以选用装置B又可选用装置C,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若用装置H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该从  (选填“a”或“b”)端通入;若用装置G除去生成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则装置G中应盛放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H2的现象是  

(4)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CO的现象是  

(5)测定半水煤气中H2、CO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

若步骤Ⅳ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g,步骤Ⅴ的KOH溶液质量增加bg,则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为  (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

(1)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得CO2并观察CO2与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  (填序号),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多少?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

Ⅰ.没有变质

Ⅱ.部分变质

Ⅲ.完全变质

溶液中溶质

NaOH

NaOH、Na2CO3

Na2CO3

[探究过程]

(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  

[结论与反思]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水与自然界中矿石长期接触,常含Ca(HCO32、Mg(HCO32等物质,导致钙离子、镁离子含量较多,称之为硬水。生活中,水的硬度过高会造成一定危害。长期使用硬水烧水的热水壶,内部会形成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说明加热煮沸可使这类硬水成为软水。其原理的流程如下(气体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反应Ⅱ除产生水垢外,还有一种气体产物为  ;如果当地硬水中CaSO4含量较多,则水垢中还常含有少量CaSO4,CaSO4析出的原因是  

(2)向200g水垢中加入400g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3分钟内混合物质量的变化(不考虑水与HCl的挥发)如下表所示:

时间/s(秒)

0

30

60

90

120

180

混合物的质量/g

600

574

554

547.2

547.2

547.2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