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向a点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可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②取少量b点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c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④该温度下,向d点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质质量不变。
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彩纸折成纸鹤 | B.白雪缓慢消融 |
C.葡萄酿成美酒 | D.霓虹灯光闪烁 |
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Na+、Cl-、SO42-、NO3-。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SO42一和NO3一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 B.Cl一和NO3一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
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 D.Na+和NO3一来自同一工厂 |
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
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
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
的顺序为:乙>丙>甲
实验是化学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满二氧化碳可用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瓶口 |
B.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选用浓硫酸 |
C.证明石油是混合物的事实可用看颜色的方法 |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仅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