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Nature for water”。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  

(2)“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  ,生活中常用  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3)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4)Cl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1O2+2X,X的化学式  

(5)下列图2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甲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乙实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③丙实验加水后,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看到的现象是软塑料瓶向内凹陷

④丁实验,酒精灯上放的金属网罩是为了提高温度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解水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水的净化 硬水与软水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三种固体都不含结晶水,如图是其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试回答:

①10℃时,B物质的溶解度 A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②在4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同,均为
③70℃时,将A物质充分溶解于50g水中,可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 g。
④60℃时,A、B两种物质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那么这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值为
⑤若30gB物质中有少量的杂质C物质,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得到纯净的B物质,实验中控制的实验温度最好:略超过 ℃,用到的水量最好:略超过 g。

实验室中验证氧气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硫粉点燃伸入氧气集气瓶,燃烧的现象是
②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集气瓶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③将灼热的铜丝(表面已变黑)伸入CO气体中(如图),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产生的现象是

④以上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称为氧化反应,理由是
而上述①和②的反应也可以称为 (填写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请用化学用语,化学计量填空:
①1个一氧化二氮分子 ;2个银原子
②Na2SO4中含有的原子团名称为 ;某种消毒剂,含+4价氯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③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所研究的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2O5,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2摩尔该物质的分子中有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个氧原子。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根据题意,写出A装置中除导管之外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 装置.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 作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小实验.
他现将竹子浸在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在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的容积的11%,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再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