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②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下列化学实验与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25mL酒精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水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D.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磷过量),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戊
B.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能被磁铁吸引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Fe+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是二氧化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