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 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测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压恒为 的电源,额定电压为 的待测小灯泡,电阻约为 ,电流表 ,电压表 ,开关和导线若干。还有标有“ ”的滑动变阻器 和标有“ ”的滑动变阻器 。

(1)若小明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请选择合适的量程,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本实验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 ”或“ ” ;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所选正确量程,其示数为 ;
(4)为了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此时应该将变阻滑的滑片 向 (选填“ ”或“ ” 移动。当电压达到小灯泡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5)小明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灯泡越亮时灯丝的电阻越大,说明灯丝的电阻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 、 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 
     次数  | 
   
     金属块  | 
   
     物体重力  | 
   
     液体密度  |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 
   
     测力计的 示数  | 
  
| 
     1  | 
   
     
  | 
   
     5  | 
   
     1.0  | 
   
     20  | 
   
     4.8  | 
  
| 
     2  | 
   
     
  | 
   
     5  | 
   
     1.0  | 
   
     60  | 
   
     4.4  | 
  
| 
     3  | 
   
     
  | 
   
     5  | 
   
     1.0  | 
   
     100  | 
   
     4.0  | 
  
| 
     4  | 
   
     
  | 
   
     5  | 
   
     1.2  | 
   
     100  | 
   
     △  | 
  
| 
     5  | 
   
     
  | 
   
     3  | 
   
     1.2  | 
   
     100  | 
   
     1.8  | 
  
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 时,物体 所受浮力大小为 ;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
(2)通过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 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选填“无关”或“有关” ;
(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

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有一个木球静止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如图所示为生活中使用的“开瓶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 的力臂和阻力 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