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与生活:
(1)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3)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以下是 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对应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1)代表 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若 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 。
(3) 的范围为 (填标号)。
A. |
10~20 |
B. |
20~30 |
C. |
30~40 |
D. |
50~60 |
(4) 时,将等质量的 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或“<”或“=”)。
如图为铕(Eu)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氧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铕是一种重要的稀土资源,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铕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
(3)氧元素和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4)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 ,则相同价态的铕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铁锅容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2)荆州熊家冢曾出土过表面有一层“铜绿”的青铜器,研究人员将“铜绿”隔绝空气加热,发现它分解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组成“铜绿”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工艺。在炼铁反应
中具有还原性的反应物是 。
(4)科研人员利用催化剂,将两种温室气体进行转化,为“碳中和”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请回答:
(1)高铁电网通过石墨电刷给动车供电,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 性。
(2)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合理施用化肥有利于粮食增产,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在中国人手中”。下列可以作为复合肥的是 (填标号)。
A. |
|
B. |
|
C. |
|
(4)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 (填标号)。
A. |
金属材料 |
B. |
天然材料 |
C. |
合成材料 |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②,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请结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A”或“B”)。
(2)图②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
(3)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甲”或“乙”)。
(4)当温度为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60℃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 (填“A”或“B”)的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