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完全相符的是( )
实 验 |
现 象 |
结 论 |
|
A |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该固体为碳酸盐 |
B |
向某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
木条熄灭 |
该气体是 CO2 |
C |
将黄铜与铜片相互刻画 |
铜片上有明显刻痕 |
组成改变导致性能改变 |
D |
电解水 |
生成的 H2和O2的质 量比为 2:1 |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A.AB.BC.CD.D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4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0 |
6 |
31 |
完全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A. 10 B. 8 C. 4 D. 0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软水、硬水 |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
B |
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 |
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
C |
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钡 |
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D |
腈纶、棉纤维、羊毛纤维 |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
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 ②浓氨水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 B.②③⑤ | C.③⑤ | D.②③④ |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 |
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53 mL水 |
C.用20g氯化钠和l00g水配制的l20g 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57g |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 | B.受热仪器破裂 | C.溶液蒸不干 | D.读数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