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因矿石体积较大,他借助于溢水杯,用细线将矿石拴好后缓慢放入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的溢水杯中,并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矿石的密度是 kg/m3.他测出的矿石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滑轮组组成 |
钩码重 G/N |
钩码升高的 高度h/m |
绳子自由端受到 的拉力F/N |
绳子的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s/m |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
2 |
0.1 |
1.25 |
0.2 |
(1)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该滑轮组所使用的动滑轮重为
________N。当动滑轮重为_______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
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3)请帮助该同学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冬天河面封冻后河水温度的分布图,试将你从图中找出的跟水有关的物理规律在答题卷的表格中。
图20甲是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电路图,所用的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此实验中电压表的量程应选(选填“0~3V”或“0~15V”);
(2)一位同学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发现小灯泡逐渐变亮,而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这说明他在连接线路时;
(3)改正电路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1V,电流表示数为0.2A,则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接下去,若要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a”或“b”)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V,若此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20乙所示,其示数为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 ▲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
(2)如图19所示,为粗略比较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变化.
(3)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图19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 ▲ 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