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
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写化学式)。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写 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5)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 ;
(2)氮气 ;
(3)3个二氧化硫分子 .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为 ;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若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A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则C物质的类别 (填“一定”或“不一定”)为氧化物;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 ;
(2)若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 ;
(3)若用装置C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进行实验,发现E中溶液逐渐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 (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二氧化碳。
中国地质调查局5月18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但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目前,我国已探明在南海存储的可燃冰相当于650亿吨石油,按我国当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国使用130年。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可燃冰的一条性质 ;
(2)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可燃冰作为未来一种潜力很大的能源,其突出的优点为 (任写一条);
(4)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四种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A.碳酸氢钠 B.氮气 C.蛋白质 D.尿素
(1)蛋清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属于化学肥料的是 ;
(3)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
(4)焊接金属时常用的保护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