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用途一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稀盐酸用于除铁锈﹣﹣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C.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可燃性
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还原性
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
A.分子 | B.原子 | C.元素 | D.单质 |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2X+6H2O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是化合物 |
B.X是由硫元素组成的 |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
D.反应中的O2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9:2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B.因为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每个化学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
B.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的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