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实验试剂(用品):大理石、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固体、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木条、火柴、酒精灯。

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品)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组装仪器,  (填必要的操作),加入药品。

(2)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注入液体,观察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冒出,气球胀大。

(3)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装置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装置A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进一步确认该气体的成分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取下装置B中双孔塞,将红热的细铁丝由上到下缓慢地伸入到B装置的玻璃瓶中,细铁丝剧烈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更换装置A中的固体和液体药品,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装置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A中选择的固体和液体分别为    

(5)继续更换装置A中的药品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到装置A中没有气泡冒出,气球变瘪。装置A中选择的固体和液体分别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材料在 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①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

①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图3的几个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镁被誉为“国防金属”,工业上通常用海水制取金属镁,有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吨试剂价格表:

试剂

NaOH

Ca(OH)2

价格(元/t)

3200

1200

工业生产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根据上表分析,最好选择方案  (填“一”或“二”).

(2)步骤②中加入试剂充分反应后的操作是  

(3)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MgCl2Mg+Cl2↑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种.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用F在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微热一段时间后,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  

(3)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反应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黑色固体,H是金属单质,煅烧石灰石得到E;可用F与D配制波尔多液作农药,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俗称  

(2)物质A属于  (“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由F→G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