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1)一个丙分子共有 个原子。
(2)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小强同学对镁带及其燃烧进行如下的探究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请协助他:
(1)从一条镁带上折下一段,观察到断面处为银白色,镁带外观为灰黑色,用砂纸打磨后,露出银白色金属。
结论:镁带是一种具有________色金属光泽的固体
(2)用打磨好的镁带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灯泡,观察到小灯泡亮了。
结论:镁带具有________性。
(3)点燃镁带,燃烧后移到石棉网上方,观察到①镁带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__,②放出热量,③生成_____色粉末状固体。其中能证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填序号)
结论: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镁带燃烧时产生的现象,请举一例镁粉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现有下列四种物质;尿素、石油、汞、合成橡胶、请选择相应的物质填空:
①可做汽车轮胎的材料是②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
③可作氮肥的是④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
(2)A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 g的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 C物质和9 g D物质。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如图所示,用分液漏斗向盛有碳酸钙粉末的锥形瓶内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图中位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请你解释原因:。
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创造性的科学,我国古代的四大化学工艺、、、都是举世闻名的。
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东方之冠”的核心筒就是用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其中用了大量的钢铁。
(1)钢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4)大多数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易被腐蚀,这是因为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反应。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看,你认为金属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