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实验室时,同学发现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见如图所示),其中2、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7号溶液分别是10% 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 Na2CO3溶液、10% CaCl2溶液、10%稀盐酸中的一种。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①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②探究部分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
[查阅资料]①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Ca(OH)2+NaHCO3═CaCO3↓+NaOH+H2O NaOH+NaHCO3═Na2CO3+H2O
[实验探究]
(1)分别取2、3、4、5、7号溶液于5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3种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 (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2)分别取2号5.55g和7号3.65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7号溶液是 (填名称);
②图1中b点数据为 g;
③图2中h→k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Na2CO3;④NaOH、Ca(OH)2;⑤ 。
[实验反思]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5号试剂可能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B.该实验无法确定各种试剂,没有完成实验目的①
C.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h→k段表示
D.碳酸氢钠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 ;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
主要操作 |
主要现象 |
实验结论 |
|
|
甲 |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
|
猜想一正确 |
|
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 (填“快”或“慢”) |
|
|
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 是否反应.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 (填名称).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 .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用 检验气体是否集满.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填“能”或“不能”)选择A为发生装置.
向100g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
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 |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
(2)现象①③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①的化学方程式 。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 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③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32+﹣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 。
②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含有
|
|
Ⅱ.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
32+ |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
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222222溶液反应能生成CuCl,改进的方法是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 2溶液反应的影响。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亮相,如图展示了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I.变化①是铁钉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
II.变化②中常见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I.如表是小明同学记录的锌粉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与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数据:
|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
氢气体积(mL) |
50 |
120 |
230 |
290 |
310 |
实验数据反映,该反应速率的特点是 ,引起该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
(2)将m克锌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固体仍为m克,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