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辨真伪

如图,用一次性塑料水杯盛鲜榨果汁时,常用带皮柠檬片作装饰。网上传言,柠檬皮可以溶解这种水杯中的聚苯乙烯,危害人体健康,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为了查明真相,小东用泡沫饭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和柠檬皮进行探究。

(1)探究一:柠檬皮真的能溶解聚苯乙烯吗?

进行实验:

将柠檬皮研磨成酱,取一匙涂在泡沫饭盒上,2分钟后饭盒光滑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5分钟后凹凸更加明显,10分钟后出现很多小孔。

结论与解释:

柠檬皮中含有柠檬烯(C 10H 16),柠檬烯是一种(填"有机"或"无机")   溶剂,可以溶解聚苯乙烯。

反思交流:

用一次性塑料水杯喝水时,聚苯乙烯不会进入人体,放了带皮柠檬片后,聚苯乙烯会被溶解而进入人体,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果汁加工厂的大量柠檬皮被丢弃浪费,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2)探究二: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

实验用品:泡沫饭盒、柠檬皮酱、食醋、纯碱溶液、食盐水、水。

查阅资料: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均不能溶解聚苯乙烯。

进行实验:

①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

②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   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

③取一匙柠檬皮酱,与2mL(写溶质化学式)   混合均匀后涂在泡沫饭盒上。

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实验编号):第一组对照实验   ,第二组对照实验   

5分钟后观察到三个泡沫饭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实验结论为   

(3)探究三:温度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有影响吗?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柠檬皮中的成分在实验温度下性质稳定)。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柠檬皮酱溶解聚苯乙烯

解释实验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白色污染与防治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硫燃烧属于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水通电
(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属于反应

(4分)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铁原子______;
(2)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______;
(3)氧化镁中镁显+2价_______;
(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I.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
(2)某钢铁厂每天消耗5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II.实验探究炼铁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查阅资料知道:①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2O4 CO↑+ CO2↑+ H2O。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③常温下,Ca(OH)2微溶于水;于是他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用固体草酸和浓硫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下图中的(填装置编号);

(2)图中装置C、D的作用分别是
(3)为了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装置F中的试剂应该是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
(5)实验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Fe2O3固体按上图进行实验,当E中固体全部变黑后,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将得到黑色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a.铁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均能全部溶解。
b.Fe2O3与CO反应的固体生成物可能情况如下:

根据“无气泡”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①Fe3O4;②
(6)定量分析用电子天平称量得部分数据如下:


玻璃管质
玻璃管及其中固体的质量
装置F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28.20 g
33.00 g
300.0 g
反应后
32.84 g
300.4 g

根据上述数据,请选择有效的数据,推断出反应后黑色固体的成分。(写出计算过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填写化学式)。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
②若有3 g D生成,参与反应的A质量为______g。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1)下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回答以下问题:
①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最外层电子数x=;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
②我国古代发明了“曾青(铜的化合物)得铁化为铜”的湿法炼铜法,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