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社会实践基地发现一袋商标模糊的硝酸铵化肥。同学们要帮助基地的工作人员测定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铵态氮肥易溶于水。2.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产生氨气。3.氨气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实验过程]小丽同学准确称取9.0 g硝酸铵化肥样品,与过量的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氨气用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吸收,测得2分钟内稀硫酸溶液质量的变化,记录如下表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含氮元素,也不与氢氧化钙反应)。
时间/s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溶液增加的质量/g |
0 |
0.7 |
1.2 |
1.5 |
1.6 |
1.7 |
1.7 |
[数据处理]
计算此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交流]
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或贮存铵态氮肥,请你给工作人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2)高温煅烧石灰石 ;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
现有一定质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含钠元素9.2g。将此混合物加足量水配成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28.7g。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 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丙氨酸由 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
A+B |
A+C |
A+D |
B+C |
现象 |
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 。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4)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①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 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 t(结果精确到0.1)。
(5)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