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
B. |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
C.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 |
D. |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 |
2021年1月1日《烟台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某同学做家务时收集到如下垃圾:①铝制易拉罐②废电池③烂菜叶④废纸盒⑤塑料瓶,应投入如图所示标识垃圾箱的是( )
A. |
①②④ |
B. |
①④⑤ |
C. |
①②④⑤ |
D. |
①②③④⑤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 |
丙一定是催化剂 |
C. |
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g |
D. |
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
如图是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M是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的化学式为HCl,D的名称是氯化钠 |
B. |
D→C反应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 |
C. |
A常用作干燥剂,A→B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
D. |
若E溶液中混有少量B,可加适量F溶液除去 |
向盛有CuSO 4和H 2SO 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代表溶质质量 |
B. |
Q点溶液中溶质为Na 2SO 4 |
C. |
O→P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
D. |
原溶液中CuSO 4和H 2SO 4质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