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木材制成桌椅
C.食物腐烂D.汽油挥发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方法 |
A |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
抽丝灼烧闻气味 |
B |
鉴别铁粉和氧化铜 |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 |
C |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
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
D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A.AB.BC.CD.D
对某pH=9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
A.NaOH KCl 24
4Cl 24 3
24 2 32
23 3 2
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222的混合物都可能爆炸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B.若反应后所得滤液是无色的,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铁、银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可能有硝酸亚铁
D.若反应前锌粉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