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是为了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B.发现燃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霉变的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可蒸煮后食用

D.用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工业污水,防治水污染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防范爆炸的措施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金属冶炼

B.

高粱酿酒

C.

雕刻印章

D.

烧制陶器

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 2和NH 3通过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 NH 4HCO 3+NaCl═NaHCO 3↓+NH 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B.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

C.

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 3

D.

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 15H 22O 5,其分子中含有与H 2O 2类似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氢分子

C.

青蒿素难溶于乙醚

D.

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液

B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后闻气味

C

除去H 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检验Na 2CO 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A.

A

B.

B

C.

C

D.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