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l3、CaCl2、KOH、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粉末中一定不含FeCl3
B.粉末中一定含有KOH、Na2CO3、CaCl2
C.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Cl
D.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CaCl2
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使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到破坏,引起核辐射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有铯-134、铯-137和碘-131.它们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一样,属于()
A. | 分子 | B. | 单质 | C. | 原子 | D. | 离子 |
小明妈妈为他提供的一份午餐是:米饭、炒牛肉、馒头、鸡蛋汤。这份午餐中缺少下列那种营养素()
A. | 油脂 | B. | 维生素 | C. | 蛋白质 | D. | 糖类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灯泡发光 | B. | 水果榨成汁 | C. | 食物腐败 | D. | 木材制成桌椅 |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
甲 |
乙 |
① |
溶液 |
溶液 |
② |
溶液 |
大理石 |
③ |
溶液 |
溶液 |
④ |
溶液 |
锌粒 |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④ |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
C. | 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
D. | 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