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 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

t 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

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

t 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菠萝榨汁 B.食物腐烂 C.玻璃破碎 D.水分蒸发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4:5
D.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B.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C.纳米铜属于化合物
D.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将质量相等的A、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B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A>B
B.相对原子质量:A>B
C.金属活动性:B>A
D.消耗硫酸的质量:A>B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

A.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 B.链条上油 C.轮圈镀铬 D.车架喷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