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 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
B. |
t 2℃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 |
C. |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3℃降温至t 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
D. |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 |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C.元素的原子序数 |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34 | B.核电荷数为79 |
C.质子数为34 | D.中子数为45 |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它对酒精非常敏感,该化合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3 | B.+4 | C.+5 | D.+6 |
不少中小学生喜食油炸薯条。但是,油炸薯条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长期摄入易引发多种疾病,其结构为:,据此,不能推断出丙烯酰胺的()
A.组成元素 | B.密度、状态 | C.化学式 | D.相对分子质量 |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除去炭粉中 少量的氧化铜 |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 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
鉴别硫酸钾 和硝酸铵 |
证明稀醋酸溶液呈酸性 |
方案一 |
加稀硫酸 |
加稀盐酸 |
看外观 |
加无色酚酞试液 |
方案二 |
高温灼烧 |
加澄清石灰水 |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加氢氧化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