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 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
B. |
t 2℃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 |
C. |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3℃降温至t 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
D. |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
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
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 |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m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
.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
D.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A |
Cu (CuO) |
稀盐酸 |
B |
NaCl (Na2CO3) |
适量稀硫酸 |
C |
CaO (CaCO3) |
足量水 |
D |
稀硝酸 (稀盐酸) |
适量硝酸钡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