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不可以使B得到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
| B. |
将t 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1℃,A成为不饱和溶液 |
| C. |
t 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A>B |
| D. |
t 2℃时,将150g 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水100g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
| 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 C.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
| D.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 |
将60℃时的硝酸钠饱和溶液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B.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 C.溶液质量增加 |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
为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将Zn、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
| B.将Cu、Ag分别放入ZnCl2溶液中 |
| C.将Zn、Cu、Ag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
| D.将Zn放入CuCl2溶液中,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 |
甲烷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 B.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污染 |
| 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
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 A |
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 B |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 C |
![]() F 、Cl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
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1个电子 |
| D |
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钙按一比例混合) |
铁制容器能加速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