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有少量Fe2O3、SiO2(难溶于水,不与酸反应)等杂质。某学习小组探究孔雀石综合利用的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操作2均为 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和引流。
(2)C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和 (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 。
(4)写出红褐色沉淀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 。
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将2.8g铁粉投入40g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至0.1%)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 H12O6,请根据该化学式进行计算:
(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填最简整数比)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Ca(OH)2
[分析与推理]:
分析一:若猜想一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少,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Na2CO3剩余。
分析二:若猜想二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后。
分析三:若猜想三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多,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Ca(OH)2剩余。
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和 。对可能存在的溶质,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设计并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 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
|
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延伸]
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出现蓝色的 (填化学式)沉淀。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一E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所给装置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填写如表空白.
固体M |
溶液N |
制取的气体 |
收集装置 |
大理石 |
|
CO2 |
|
|
过氧化氢 |
O2 |
或C |
锌粒 |
稀硫酸 |
|
B或 |
(2)收集干燥的CO2还需要用装置E,E中盛装的试剂为 .
(3)用如图装置A制取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2)计算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