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B |
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
有红色固体生成 |
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A.AB.BC.CD.D
关于右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烧杯与B烧杯的药品相同,作用相同 |
| B.A烧杯溶液变红,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 |
| C.C烧杯不变红,说明酚酞分子不运动 |
| D.没有B烧杯,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
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
|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
| C.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氧气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
|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做燃料 |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成分中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o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 |
| B.在20℃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 C.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 D.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升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