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I和Ⅱ.实验结束,将两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洁净烧杯中,反应后得到溶液A和固体B.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据此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实验I和Ⅱ能验证Al、A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实验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Cu; ③若A是无色溶液,A中可能含有AgNO3;④若A呈蓝色,溶液A中至少有两种溶质⑤若A呈蓝色,固体B中一定不含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aCO3粉末、NaCl粉末(水) | B.NaOH溶液、 NaCl溶液(稀盐酸) |
| C.Na2CO3溶液、NaCl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 D.NaCl溶液、KCl溶液(焰色反应) |
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2克H2 | B.6.02×1023个CO2分子 |
| C.1.5摩尔Zn | D.0.5摩尔O2 |
下图是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 B.图中生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N2 |
| C.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
| D.反应中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旧呈现红色的是
| A.稀硫酸 | B.氯化铜溶液 | C.稀盐酸 | D.碳酸钠溶液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
|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