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
解 释 |
|
A |
热胀冷缩 |
分子间间隔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B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不断运动 |
C |
氧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
构成物质分子不同,特质性质不同 |
D |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
分子分裂成原子 |
右图信息能说明
A.分子很小 | B.分子间有间隔 |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
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B.生成![]() |
C.固体中![]() |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⑥ |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