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草酸(H2C2O4)是一种酸,易溶于水。

(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1)草酸溶液的pH  7(选填“>”“<”或“=”)。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CaC2O4)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CaC2O4热分解探究

资料:CaC2O4 ¯ CaCO3+CO↑

兴趣小组称一定量的CaC2O4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先通入N2,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N2至试管冷却。

(1)装置B增重6.6g,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CO。

实验二:取出实验一后装置A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按图①﹣③进行实验。

(3)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  ,③中产生2.2g气体。

(4)将③中溶液蒸发得CaCl2固体22.2g。

结论:(1)取用的CaC2O4固体的质量为  g。

(2)本实验中CaC2O4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的原因是   

(2)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   

(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4)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2)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

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 2

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 2、HCl

你的猜想:有   

【交流讨论】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我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甲、乙为两种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元素,丙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推断并回答:

(1)乙物质的名称是   

(2)写出甲→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请你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   (填序号)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   (填"甲"或"乙"),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   

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  (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  

(2)C装置的作用是  

(3)该试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  (任写一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