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 B.凿壁偷光 | C.火烧赤壁 | D.铁杵磨成针 |
已知由NaHS.MgSO4.NaH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75 a% | B.1.25 a% | C.1-1.75 a% | D.无法计算 |
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 ,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
B.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
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以及切割金属等 |
D.用燃着的的木条可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
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