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结构,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B.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C.减少白色污染很重要,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D.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白色污染与防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及除去这些杂质所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其组合正确的是

组别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CaCO3
K2CO3
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

NaCl
Na2CO3
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NaOH
Na2CO3
③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蒸发

C粉
CuO
④加稍过量稀盐酸,蒸发


A. 甲—②,乙—④ B.丙—①,丁—②
C. 乙—②,丙—③ D.甲—③,丁—①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下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B.
C. D.

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C.用石灰水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用灼烧闻味的方法可区别羊毛和化纤织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