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②在2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 4Cl>NaCl>NaHCO 3
③在3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以下.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③④ |
物质的分离、提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 将固体充分加热 |
B. |
硫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加入过量铁粉 |
C. |
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 通过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D. |
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
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为碱溶液,pH>7 |
B |
滴加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
C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出现白色浑浊 |
该气体可能是CO 2 |
D |
滴加氯化钡试剂 |
有白色沉淀 |
溶液中可能含有CO 3 2 ﹣或SO 4 2 ﹣等离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白磷保存在水中 |
B. |
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
C. |
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
D. |
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
B. |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
C. |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
D. |
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