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即使实验现象相同,其变化的实质也可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在集气瓶底部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再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瓶中,振荡。

实验Ⅱ: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U形管中液面均出现  (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现象,其中实验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验Ⅱ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归纳总结]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拓展延伸]在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时,也需考虑相同现象是否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感觉到放热现象,说明白色固体中没有  

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其理由是  

步骤2:为进一步得出准确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面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将步骤1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由无色

变成红色

白色固体中

含有  

(2)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向200g Na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加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m的值是  g;

(2)原混合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聊城市某学校2019年实验操作模拟训练的一个题目是: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小组的同学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如甲图,鉴别出1号溶液,再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乙图。请回答:

(1)1号试管中是  溶液。

(2)乙图中2号试管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填微粒名称)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把该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除含有酚酞外,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HCl;猜想二:HCl和  ;猜想三:HCl和BaCl2

[进行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  正确。

②为了验证该滤液的酸碱性,将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  蘸取该滤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5。

[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滤液显酸性,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填序号)。

A.铁粉 B.氯化钙溶液 C.石灰石

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  (填序号)。

A.NaCl B.KMnO4 C.H2O D.CH4

(3)用装置A、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  

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10g稀硫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4.71g

②为保障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按实验①操作又连续进行了四次相同的实验。几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固体质量/g

4.71

4.63

4.64

4.66

4.66

分析实验与表中数据后,回答:

(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2)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  

(3)请利用(2)中数据计算: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  。(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果糖(C6H12O6)主要存在于蜂蜜、水果中,具有口感好,甜度高等优点,是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请回答:

(1)果糖的组成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2)果糖分子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  (按化学式中元素符号顺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