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他们对溶质的成分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查阅资料]Ca 2+和OH ﹣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二:NaOH溶液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步骤一 |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 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 成立 |
步骤二 |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变红 |
|
如果步骤一中白色沉淀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步骤二中根据酚酞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 (填字母)。
A.CaCl 2B.Na 2CO 3C.NaOH D.Na 2CO 3和NaOH
[实验反思]
(1)下列物质①BaCl 2溶液、②Ca(NO 3) 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 2溶液,不能替代步骤一中CaCl 2溶液的是 (填序号)。
(2)步骤二中用另外一种试剂代替酚酞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氢氧化镍是某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一种材料。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Ni
(1)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
(2)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从组成上看,它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盐"),预测该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3)按实验方案设计的路径,寻找两物质发生反应的证据。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镍:蓝绿色微溶于水的固体
②硫酸镍溶液呈绿色
③碳酸镍:浅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路径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反应物角度 |
取少量氢氧化镍(新制)悬浊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硫酸,振荡 |
① |
氢氧化镍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 |
生成物角度 |
② |
③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1)写出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
(2)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用分析天平称取3.50g氯酸钾和1.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称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54g.
①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是 ;
②通过已知条件列出生成氯化钾质量(x)的比例式为 ;
③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g.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下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表示单质微粒的化学式 ;
(2)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 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 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若某车辆汽车经燃烧产生如图I中气体的质量各为12g,实测相同时间经转化排放出的图Ⅱ中气体总质量为20.4g。某同学认为污染物没有完全转化,他的依据是 ,计算图I中某一种气体实际转化的质量是 g。
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小红同学对该样品进行探究:称取20.4克该样品于烧杯中,然后缓慢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刚好用去稀盐酸156克,同时测得溶液PH=7;反应数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提示:Na2CO3+2HCl=2NaCl+CO2↑+H2O):
(1)碳酸钠俗称苏打和 ;
(2)充分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是 克;
(3)计算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敞口放置在实验室的NaOH溶液产生了兴趣,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NaOH溶液肯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怎样呢?
[猜想与假设]
小王:NaOH溶液部分变质;
小张:NaOH溶液全部变质;
小王、小张认为NaOH溶液一定变质的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进行实验]
(1)小王设计好方案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协助小王完成实验现象的填写: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 |
有 产生 |
NaOH溶液样品部分变质 |
②取经过①反应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成 色 |
(2)小张取用小王第①步反应后的滤液,滴加CuCl2溶液,有 色沉淀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错误.
[反思与评价]
(1)如果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物质的化学式),再过滤除去该杂质.
(2)小王、小张通过以上探究分析推出:实验室里保存Ba(OH)2溶液的方法应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