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苯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的质量/g |
3.9 |
9.6 |
0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0 |
6.6 |
2.7 |
m |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等于4.0
B.X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3:1
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 B C D
A.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
B.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
D.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 |
向右图实验装置中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A,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则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
A |
B |
C |
D |
|
X |
HCl |
CO2 |
CO2 |
HCl |
Y(足量) |
NaOH |
CaCO3 |
浓硫酸 |
Na2CO3 |
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则xR为
A.1 Na2CO3 | B.2 Na2CO3 | C.3 Na2CO3 | D.4 Na2O2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