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变成水蒸气,从分子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变大

C.分子间间隙变大

D.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每年的6月5日设定为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尤为有力,每一个人都有必要花点时间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一状态对地球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禁止焚烧垃圾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选择大排量的SUV汽车 D.选择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饭盒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
B.物质X为氧化物
C.表中m的值为4.2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KC1(KC1O3)——加二氧化锰,加热后冷却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CO2(CO)——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KCl溶液(CaC12溶液) ——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B.t2℃时,相同质量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
D.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由t3℃降温至t2℃时,溶液变为饱和

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图示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
a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滴有紫色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结论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反应后的溶液一定不呈碱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