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
B. | 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
C. | 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
D. | 久末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
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是()
A. | 分子 | B. | 原子 | C. | 阳离子 | D. | 阴离子 |
对于化学方程式 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 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
B. | 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
C. |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 |
D. | 氢气和 氧气点燃生成 水 |
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 | 易氧化 | B. | 易还原 | C. | 很稳定 | D. | 很活泼 |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
B. |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 |
C. |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以解决温室效应 |
D. |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