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
7.1 |
12.5 |
21.5 |
39.7 |
49.0 |
48.5 |
46.0 |
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
6.9 |
8.1 |
9.6 |
11.1 |
12.7 |
14.5 |
16.4 |
A.40℃的饱和Na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
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可得到NaHCO3晶体
C.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
D.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 NaHCO3会部分析出
下图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的一部分,有关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溶液逐渐变无色 |
B.实验③溶液逐渐变蓝色 |
C.完成实验①②或②③都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
D.实验前常将金属片表面打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是
A.NaOH、HNO3、BaCl2 | B.Na2SO4、MgCl2、KOH |
C.Na2CO3、K2SO4、HCl | D.H2SO4、NaCl、Cu(NO3)2 |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
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
|
A |
Na2C03固体 |
NaHC03固体 |
加热 |
B |
Cu |
Fe |
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02 |
H20 |
通人盛有过量浓H2S04的洗气瓶 |
D |
C02 |
HC1 |
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