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此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64 |
32 |
8 |
4 |
反应后质量/g |
32 |
24 |
48 |
4 |
A.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2:3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杂质) |
选用试剂及操作 |
A |
CaCO3(CaCl2) |
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
B |
Fe(Cu) |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C |
NaOH溶液[Ca(OH)2] |
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D |
MnO2(KCl)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A.AB.BC.CD.D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一一加水溶解
B.蚕丝和涤纶一一抽丝灼烧
C.氯化铵和碳酸钾一一加熟石灰研磨
D.二氧化碳和氮气一一用燃着木条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有机物含碳元素,因此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因此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B.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燃放烟花时,远离可燃物
D.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属于两种化合物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两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1:1